部编本改革后,快替孩子收藏这些古诗文意象

古诗文的重视直接体现在了语文部编本改革中,提升古诗文在中考高考中的权重,已成大势所趋,年高考语文试题对古诗文背诵的篇目由过去的64篇,增加到74篇……攻克了古诗文障碍,才能顺利拿下中、高考。

古诗文的学习重在积累,更重在养成积累的习惯。我们不能寄望于一次的努力,要以多读多练为主,细水长流,持之以恒,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才能有成效。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朗读、理解和背诵掌握课本内的古诗文,形成语感,才能触类旁通。

古诗文的理解很重要,在这里小编继续给大家分享一些常用的古诗文意象:

流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羌笛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曲(词)》)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蟋蟀

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古诗十九首》)

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

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辛弃疾《谒金门》)

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

在阅读古诗词中,我们不仅掌握古文技巧,也学着领会诗词意象,体味百样人生。

图文收集自网络

◆◆◆

-推荐阅读-

历代绝句选鉴(上下册)

丘幼宣鉴辑

《历代绝句选鉴》,上起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中的古绝,下至唐、宋、辽、金、元、明、清、近代的五七言绝句和古今民歌,从中选录家、首,包括各个时代、各个流派、各种风格,便于读者欣赏、借鉴,作比较研究,了解绝句体裁的发展脉络。

本书编辑体例:诗前列作者简介,诗后列鉴评文字及必要的注释。重点在汇辑古今各家(六十八人)的鉴赏评语。除了人名、地名、书名、史事、僻典作注外,一般字义、词义不加注释。卷首列鉴评家简介、参考引用书目,书后附诗人姓氏索引,便于读者检索。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查看相关内容!

微博:

福建教育出版社

天猫店铺名:福建教育出版社旗舰店

—//

技术支持——厦门傻狍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sizia.com/xzxt/4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