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很凄美的一首相思诗,前6句令人费解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xuexily.com/m/

晚唐诗人李商隐写过不少《无题》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一首。结尾两句“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十分脍炙人口。

前六句还是比较令人费解的,因为用典颇多,而且婉约朦胧。不过,我会仔细剖析,保证让大家轻松理解。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李商隐〔唐代〕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首联“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这是一个清静的夜晚,美人独自卧在闺房之中,层层叠叠的帷幔深深地垂了下来,她细细回味往事,倍感此夜漫长。

“重帏深下”的意象,使得环境更显幽暗闭塞,增加了孤独寂寞、与世隔绝之感。

在古诗词中,“莫愁”代指美女,就好像现在说的“西施”“貂蝉”一样,跟武侠小说中的李莫愁没太大的关系。硬要说有关系,那就都是美女。

“清宵细细长”还是说明了女主人公十分寂寞无聊,才会觉得度夜如年。

颔联“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运用了两个典故,说明了女主人公的感情状态。

“神女”指的是宋玉《神女赋》《高唐赋》中的巫山神女,楚襄王曾经在梦中与她相恋。这里,李商隐用这个典故来比喻女主人公的恋情,也是大梦一场、梦醒成空。

“小姑居处本无郎”化用了魏晋《青溪小姑曲》中的:“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意思就是,女主人公居住的地方没有如意郎君,她的感情状态并不美满。

此处,“小姑”并非指丈夫的妹妹,而是指尚未出嫁的少女。

颈联“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写景,前半部分还算容易理解,风波不相信菱枝柔弱无力,偏要摧残。

后半部分就有点令人费解了,我个人的理解跟资料上说的不一样。我觉得理解成“谁教月露桂叶香”更好,是谁告诉月露,桂叶很香,从而使它慕名而来、附着其上呢。资料上说的是,芳香高洁的桂叶,却没有月露来滋润。

“月露”即月光下的露珠。其实,不论是哪种理解,都可以先笼统地看成是简单的写景,月光之下,桂叶飘香,桂叶之上,露似珍珠。

尾联“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脍炙人口,很多人都会背,但是,这两句诗的意思,同样也不是很好理解。

而且,我的理解又跟资料上的不太一样。资料上说,这里的“清狂”是“痴情”的意思,注意,这也是目前最普遍的说法,百科上也是如此解释的,接受程度很高。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里的“清狂”就是它的本义,即潇洒不羁。如果按照我的理解,最后两句诗就可以翻译成,惆怅的相思只能增添伤感,并无益处,这是可以直接说的,毫无疑问的,只不过,这种惆怅的相思,也不失为一种洒脱不羁。这里,“相思”和“惆怅”是互文。

我的逻辑是,如果“惆怅是痴情”,那么“未妨”就没有意义。因为惆怅本来就是痴情,不需要“未妨”。而一般来说,大家都觉得惆怅就是不够清狂、不够洒脱,被情爱拘束住了,但是李商隐偏偏反其道而说,他说惆怅也不失是一种清狂,这样一来,立意不就很新颖了吗?

为何诗人觉得为情所困还是一种放旷不羁呢?这也很好理解,因为为情所困,是尊重自己的内心情感,而不是权衡利弊的结果。如此这般,不就完美地跟前一句“直道相思了无益”衔接上了吗?

因此,诗人的意思不是“相思无益,何必相思”,而是“哪怕无益,也要相思”。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理解,与您分享。当然,我也不一定就是对的,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sizia.com/xzzw/11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