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写诗、绘画、书法、作曲、考试,这几大行当,一个人只要在一个方面做得比较精到,便足以称得上是个成功人士。在遥远的大唐,有一个人竟然把这六大行当,几乎都做到了极致,创造了一个基本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可思议的人生奇迹。
开元九年(年)进士科录取名单公布之后,人们发现,状元称号被一个名叫王维的小伙子获得。而这个小伙子,此时刚满二十岁。这个王维,便是以山水诗写作,而永远闪耀文学史的那个王维。在元代辛文房所著《唐才子传》中,王维被误记为开元十九年(年)状元。应该说,《唐才子传》是本影响很大的著作,历来被很多人视为国学入门必读书目。但由于成书年代距唐代比较久远,其中的讹误之处,自然也在所难免。
由于王维实在是太牛,诗又写得绝美,在此不妨先用王维几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愉悦一下眼球和神经。其一《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其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作品虽然都很小巧,但蕴含着着大情怀、大格局,首首都是不朽名篇。
王维,乃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人氏。王维自幼聪慧过人,又兼之勤奋好学,年纪不大便学了一身本事,诗词音乐书法绘画无不精通。在众人的眼里,他简直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童级少年。自十五岁起,饱读诗书的王维,便开始进京应考。经过几年的试探积累之后,王维终于在本科跳跃龙门,一举成名天下知。
作为成名已久的才子,又这么年轻就摘得状元桂冠,王维的仕途前景似乎一片光明。中状元之后,王维做了一个名为太乐丞的小官。太乐丞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朝廷的礼乐事务。这样的安排,倒也很符合王维的特长。因为史载他特别精通音律,是个超级音乐发烧友。
王维参加工作不久,朝廷的一次演出活动(伶人舞黄狮)就出了乱子。作为主管工作人员,王维自然要被追责,从而受到了贬官降级处理。从一个为皇家服务、比较惹人注目的京官,被贬成了边远地区的基层官员(济州司仓参军)。这样的变故,似乎预示了王维的仕途多舛。
著名诗人张九龄很欣赏王维的才华,在他出任宰相之后,再度征召王维进京为官。此后,王维出任过右拾遗(一说为左拾遗)、监察御史等职务。后来又奉命出塞,担任过河西节度判官。王维是个心性比较淡然之人,对官场之事看得很开,并不纠结于个人的进退去留。年过四十之后,王维在终南山麓置下一处别墅,和一帮文友诗词唱和、切磋书画,过起了半官半隐的悠闲日子。据传,王维置办的这处别墅,原系著名诗人宋之问的产业。
王维想悠游自在地隐身世外,但时事却跟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维不幸做了叛军的俘虏。由于才名远播,王维是个颇为引人注目的人物,安禄山等人自然想将其收罗门下,以充门面。在这帮虎狼之徒的威逼利诱之下,身为文弱书生的王维,无奈接受了叛军的一个职务任命。也就是说,在朝廷看来,他成了一个叛徒。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那些投靠过叛军、对大唐落井下石的官员,自然要受到严厉的清算。王维的行为,按律当斩。但有人向朝廷反映,王维虽然被逼接受伪职,但属于身在曹营心在汉,应当予以从轻处理。因为他在叛军阵营中,曾写过一首题为《凝碧池》的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王维的这首诗,表达了对旧主的思念、对山河破碎的痛心,足以说明王维还是忠于朝廷的。因而,对其从轻处理理由比较充分。大约王维自己也不会想到,他热爱写诗、善于写诗,遇事喜欢像写日记一样,用写诗方式以记之的习惯和特长,竟然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他的性命。
王维有个弟弟,名叫王缙。跟王维一样,王缙也很有才,并且是个文武全才。他不仅诗书俱佳,而且颇具政治眼光,管理经验丰富,曾经担任过大唐宰相。作为一介书生的王缙,还十分通晓军事,擅长指挥作战。虽然文学书画成就逊色于王维,但在从政治军能力方面,王缙要大大强于自己的哥哥。“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缙协助李光弼镇守太原,为稳定局势,最终彻底平定“安史之乱”,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维接受朝廷审查期间,救兄心切的王缙,主动申请撤销自己的官职,以换取对王维的宽大处理。王缙对哥哥的这份情谊,在当时颇为人所称颂。在多方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王维逃过一死,只受到了贬官的从轻处罚。如果不是这样,后人也许就无缘欣赏到王维晚年那些优秀的诗作了。对于中国文学史来讲,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王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山水诗,艺术成就卓然不群,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虽然后人将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但笔者以为,以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而论,孟浩然与王维相比,还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王维的诗作尤其是山水诗,风格清新明丽,意蕴幽深高远,韵律优美流畅,读来给人以超凡脱俗、意醉神迷的审美享受。尤为可贵的是,王维从不刻意追求词语的华丽,诗作中几乎没有艰涩生僻的字句。王维的诗,用平直朴实、近乎白话的语言,描绘出了美不胜收的画面,营造出了韵味无穷的意境,创造出了很多千古流传的名句。
王维是个热爱自然的诗人,自然界的所有景物,在王维眼中都是唯美的画意,进而转化为心中不竭的诗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山居秋暝》,动静相宜,色彩亮丽,画面感极强,读之如饮清冽甘泉,沁人心脾。全诗由人们习以为常的景物、通俗易懂的语言叠加组合而成,仿佛张口就来,只要是略通文墨之人,都可以轻松读懂。做到雅俗共赏,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在王维的诗中,朗朗上口、人们世代口口相传的名句,比比皆是。除上述所列之外,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等等,举不胜举。单以名句的创造数量而言,历史上也很少有人能与王维相提并论。
王维还是一个杰出的画家,他的画作布局精巧别致,意境深远悠长,人物景观灵动鲜活。宋代文豪苏轼如此评介王维的诗画:“味摩诘(王维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书法,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追捧效仿者众多。
虽然王维不是那种一门心思专注于做官的人,但他的仕途总体也算畅达,最后官至副宰相级高位(尚书右丞)。所以,后人又称其为“王右丞”。
科举高分者,未必就低能。像王维这样,于几大行当之间跨界游走裕如,并且都取得了顶尖成就的状元,在多年的中国科举史上,唯此一人。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王维算是一位最成功的状元,没有之一。
壹点号谷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