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回忆里的经典每一首歌里,都有几句词
说的是你,说的是我
说的是你我某一瞬间的心境
让那旋律在你我眼底缓缓流淌
在一首歌里认真、用心.....
◇
最近几日,连续的高温加暴雨,难免让人感觉不舒服,甚至呼吸之间都带着湿哒哒的黏意。
现在正值伏天,是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刻。而随着湿气到来的,往往还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当体内湿气威胁健康,身体也会发出“湿气警报”!
起床后的4个细节可能是湿气警报
.睡眠够了依旧困倦:
即使睡眠时间很充分,起床后还总觉得困倦、乏力、觉得头沉、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东西在裹着,懒得动弹,那么就要怀疑身体里是不是有湿气了。
2.清晨大便总是黏黏的:
便便容易粘在马桶上,或者使用手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气了。
3.刷牙时恶心感觉有痰:
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有些人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4.晨起后小腿总是发酸发沉:
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发酸、发沉,也是体内有湿气的典型特征。
舌苔厚腻,是因为体内湿气重
从中医来讲,湿有湿热和寒湿之分。
寒湿:
一般喜温、喜热、怕冷。如果舌苔发白发腻,那就是寒湿。
湿热
口干、口苦、口黏、想喝水,喝了水以后,有的不太解渴,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症状。如果舌苔腻、黄,有的时候看着很厚,那这就是湿热。
寒湿
湿热
有湿气应该这样做
要防止湿气侵袭,必须将外湿拒之体外,同时需防止湿自内生。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外在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胃虚弱、水湿停聚所致,通俗来说,如大量吃生冷食物等。
湿热患者:
可以用生薏米煮粥祛湿,加红小豆效果也不错。医生建议,红豆薏米的比例:是最佳的选择。在正常情况下煮食用粥,建议取红豆和薏米各30克左右;由于红豆和薏米具有祛湿的作用,对于湿气重的患者,熬粥时建议取红豆和薏米各70克左右。
寒湿患者:
需要把薏米炒熟,在炒薏米时要注意,要先将薏米放到锅里,用小火炒制,薏米表面变成微黄就可以用来熬粥了,对于寒湿的人来讲,不建议加红小豆。还可以用荷叶泡水或煮粥,可以利湿、减肥。
同时,要清淡饮食,劲往一处使,不能一边破坏一边补,比如一边吃红豆薏米,一边喝冰水;还要规律生活;该出汗的时候要出点汗,要综合去调理。
从头到脚的祛湿方
头:
洗澡洗头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头发还湿着时不要直接入睡。
口:
别为了贪凉一次性吃太多生冷食物,减少暴饮暴食的机会,远离太过油腻的食物。少喝或不喝酒,尽量不要酗酒或一次喝得酩酊大醉。
躯体:
坚持运动可有效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湿气排出。建议大家平时动起来,推荐跑步、健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适当排汗可加速机体“排湿”。
臀:
久坐也是运动少的“隐形”表现,长期坐着不动,机体代谢就会变慢,运化能力随之受到影响,容易招来湿气,因此要改掉久坐的习惯。劳动、休息时要尽量避开水湿之处,尤其是老年人,在外走累了,也尽量别坐潮湿的木椅木凳等。
脚:
下雨天减少外出,不慎淋雨及时更换衣物,鞋子湿了就不要连续两天穿同一双,同时要将湿的鞋子充分晾晒。此外,还要注意保持房间干燥;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打开风扇、空调等保持空气流通。
注意这些让身体变“湿”坏习惯
.偏好肥甘厚味:
肥甘厚味是指辛辣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或者味道浓厚的食物。中医认为,过食油腻食物会伤害脾胃,降低运化能力,从而影响对营养的正常吸收。
2.常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会导致消化不良,进而使机体出现积食和便秘等症状,同时还会影响到人体内毒素和湿气的排出。所以,常暴饮暴食的人大多肚子比较大,这种体型就是湿气重的外在表现。
3.贪凉喜冷:
从中医角度讲,贪吃冷饮虽然一时满足了口欲,对身体却可能有潜在伤害。一是寒凉食物进入体内后会导致出现湿气,二是如果身体本来就有湿气,再吃寒凉食物可能会影响代谢,使湿气更难排出。
4.常熬夜: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到了休息时间还不睡觉,肝脏会继续工作代谢,得不到休息。这也是为何常熬夜的人会有头昏脑胀、眼睛干涩胀痛等表现,这些信号都说明体内可能已经肝胆湿热了。
5.运动少: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重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瘀积的湿气就会越多。
6.酗酒:
这是使体内生湿和加重湿气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讲,酒可以助湿邪入侵。对有“内湿”的人来说,除了改掉上述这些坏习惯,平时还可以在饮食上多注意。
来源网络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说:“长的太高了也别扭,到了谁家里都得低着头才能进去。”说着就低着头迈进了门槛,往往我母亲就会接上一句:“是因为
你长的高了,俺这门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总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假如堂叔到我家进门时不低头,必然就会碰着头,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别人也跟着不自在,哪还有低着头走进去换来的那种欢笑?
记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游览时,遇到了一个个美丽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满了神秘和诱惑,这就是需要我们低头的时候。假若不进去,就不知里面有什么风景和奇特的构造,有时还会留下遗憾;假如进洞口时不低头,就会被碰头甚而被碰得头破血流。这个时候,无论怎么显赫、富有的人物,都低下了昂贵的头,弯下了最贵的腰,去探寻石洞里的风景。(文章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