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相思原来这么美

红豆,又名相思子。相传汉代时,南越国有一个男子戍边未归,妻子终日立于村前的一棵树下,朝思盼望,最后哭断柔肠、泣血而死。后来,树上突然结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又叫“相思子”。相思子,成为爱情的信物,还要归功于诗词。有这样两首红豆诗词,深情蕴藉,说尽相思,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首推就是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你能尽情地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这首诗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读来,宛如歌唱一般,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中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在当时,这首诗就已经成为传诵的名篇,被广为传唱。王维此诗一出,世人皆用红豆来代替相思。王维去世约年后,晚唐的另一位诗人,也写下一首红豆相思的绝唱,这位诗人是号称“八叉手”的温庭筠。温庭筠有一组《新添声杨柳枝词》,一共两首,今天我们着重说第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二》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首诗是以女子的口吻,抒发对情郎的眷念之情。像井底下点蜡烛那样,深深地嘱咐你:虽然你要离开我远游,但我的心与你共长行,切记早归别违期。手中玲珑骰子上的颗颗红点,都是最为相思的红豆;你知道不知道那深入骨中的就是我对你的相思意?在诗中,女子以红豆比喻入骨的相思,以相思子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骰(tóu)子:博戏玩具,骰子上有红点,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此句中还用到双关隐语,骰子的红豆入骨,喻意为我对你的相思之情也是入骨。这两首诗是写红豆最有名的诗作,而它们之所以受到后世的推崇与喜欢,就在于它们抒发的是一种隐晦的、含蓄的、内敛的爱情表达。它蕴含着诗人人为的特定含义和感情色彩,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含蓄、婉转和饶有风趣;用于表达爱情,则言浅意深,更富有感染力。中国人在表达爱的情感时,从来都是含蓄内敛的,这两首诗正是有含蓄蕴藉之风。想像一下,一个人向另外一个人表达喜欢和相思之情,不说话,只给你一颗红豆,而你看到红豆,瞬间就明白了对你的倾慕之情,两相都懂,只不言语,这是多么含蓄蕴藉呀!END

主播:芳草,师从中央电视台原《新闻联播》主播薛飞先生学习朗诵。酷爱朗诵艺术,喜爱抒情,哲理的朗诵素材。追求自然,流畅的表达方式。

朗诵:小麻雀,师从中央电视台原主播薛飞先生学习朗诵。酷爱朗诵艺术,喜爱抒情,哲理的朗诵素材。追求自然,流畅的表达方式。

朗诵

人民万岁阿紫朗诵

我的祖国朗诵

英雄不朽朗诵

告诉你一个全新的原阳朗诵+演唱

原阳是个好地方(县歌歌词)远帆朗诵

我是一条古老的河流聆听古韵

神木赋朗诵

红枣赋一舟朗诵

良辰合诵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端午节

倪萍朗诵:姥姥的粽子母亲节

献给母亲的情歌《读中国》作者:阿紫朗诵:阿紫李修平朗诵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董卿朗诵

没有你,万般精彩皆枉然朗诵

愿你,深情从此不被辜负母亲节

从此我为故乡客斯琴高娃朗诵

对衰老的回答林清玄:等待的月台朗诵

致橡树朗诵

相忘于江湖朗诵

柔软的光阴恰恰好朗诵

春节赋朗诵

春天畅想曲朗诵

春风里的中国,愿所有美好如约而至朗诵

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合诵

爱到痴迷,却不能说出我爱你朗诵

西藏,站在灵魂之上朗诵

世界的爱人朗诵

鲜衣怒马的少年朗诵

相约,且行且惜支离疏朗诵

蜀道难朗诵

孔雀东南飞朗诵

新的一年,愿你遇见幸福,遇见爱朗诵

喧闹的世界里,我们用眼睛说话于同云朗诵

梅花树下醉歌朗诵

给世间生灵,分送灵魂朗诵

地老天荒的爱情朗诵

我将青春留给我自己朗诵

木兰辞朗诵

浪花与君朗诵

我的南方和北方连续朗诵

秋天里的中国美丽中国

朗诵:李立宏、徐红、玉雕龙朗诵

在声音里与你相遇徐涛朗诵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康辉、欧阳夏丹

祖国在上朗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字雄浑苍劲民族史诗:《血脐—献给黄河》阿紫朗诵

锦绣中华朗诵

中国声音国庆礼赞

我爱你,美丽中国!重阳节

忍看年华一瞬间,梦里鸿声远我爱你,我的爱人朗诵

何以为美朗诵

我想叫您先生你每天在朗诵,有谁在聆听?

陈铎朗诵《诗经·秦风·无衣》

演员刘敏涛朗诵《与春天同行》致敬白衣战士张静静乔榛含泪诵读跨越生死的爱情《意大利的吻别》徐涛与郎朗朗诵和钢琴表达

《黄河落日》

法律顾问:河南未来律师事务所

?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主编:墨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sizia.com/xzyz/8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