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不能迷信红豆薏米水

南方气候潮湿,仿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和湿气做斗争。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提到祛湿,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红豆薏米水,甚至还有害死人不偿命的所谓养生专家宣传“每天一碗红豆薏米粥”。毕竟从专家的口中说出来,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当然会有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跟从。但事实上,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即使体内湿气重,也不适合经常喝红豆薏米水。红豆和薏米能祛湿,但是薏米性微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容易挫伤中阳,轻者便溏,重者痛经甚至不育。

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就是说,湿气就像滴在面粉里的油,想要祛除可没那么容易。像红豆薏米水等方剂,针对的是湿的结果,但是解决不了湿的来源。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从根本做起。想要避免体内湿气凝聚,就要做到:

1早睡早起多运动

其实体内湿气凝聚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体的阳气不足。而提振阳气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早睡早起多运动。

早上是人体阳气生发的时间,如果在早上七点还在睡觉,就会抑制阳气的生发。晚睡伤阴,而阴阳互为根本,阴伤则阳弱。而且,晚上十一到凌晨三点之间的深度睡眠对于身体的修复和排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早上很困,可以在六点多起来,活动半小时,活动开了之后,如果再感觉困,可以去睡个回笼觉。这样既不影响阳气的生发,也能更好地解除身体的疲劳。运动就更不用说了,运动属阳,运动时人体加速的新陈代谢和排汗,可以直接祛除湿气,还可以疏通经络,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2勤晒太阳

现代人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晒太阳成了奢侈品。但是晒太阳的好处太多了,有太阳的日子,到太阳底下晒晒背,不用多,十五到三十分钟,不但能提振阳气,还可以疏通背部经络。现代医学研究还表明,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摄取和吸收钙,预防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造血功能、甚至提高男性的精子质量。祛湿当然不在话下啦。

3提前洗澡

绝大多数人都习惯于睡前洗澡,其实这个习惯很容易造成人体的湿气凝聚。晚上人体的阳气很弱,阳气伏于内脏,体表缺少保护,所以水湿很容易侵入体内。还有的人洗完澡、特别是洗完头,不怎么擦干就上床了,更是雪上加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早上洗澡。不过,一天在外,不洗个澡再睡总觉得不舒服,那么可以一回到家首先洗澡,然后再做别的事情。至少比睡觉提前两三个小时洗澡是最佳的。还有一点很重要,冬天要少洗澡(三至七天一次),减少不必要的寒湿入侵。

4不喝冷饮

冷饮的危害都已经是老生常谈。冷饮伤阳,且携湿深入,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想要避免湿气入内,还是远离冷饮为妙。现代科学强调的一天八杯水也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脾虚之人水湿运化不利,水喝多了反而造成肾的负担。中医认为,喝水应该掌握几个原则:不渴不饮、饮必热饮、小口慢饮。

5择地而居

其实环境当中的湿气也是不可忽略的。生活在南方潮湿的大环境也许没有选择,但是自己居住的小环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尽量避开湿气重的地方,比如说山边、水边等。这些地方的平均湿度会比普通的市区住宅湿度高20%-30%,经年累月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另外一个改善小环境的办法就是用抽湿机。睡觉时不妨把抽湿机打开,也有助于减少环境的湿气,避免湿气侵入体内。

上述都是避免产生湿气的方法,但是湿气终究是很难避免的,所以针对已经在体内的湿气,下面介绍两种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01艾灸祛湿

艾灸可以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我们身体有很多穴位都可以通过艾灸来祛湿,比如说合谷、足三里、丰隆、关元、解溪、中脘等。自己在家不好操作,也可以选择艾灸馆、美容院等代劳。但最重要的是在艾灸结束后一定要避寒凉,不吹风,脖子要用围巾围起来、三小时内不要进入空调环境、不要洗澡、不喝冷饮,否则寒气和湿气就会趁着艾灸后打开的毛孔而深入体内,得不偿失。

01按摩祛湿

承山穴是去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的穴位。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他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散逸。

更多健康资讯,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sizia.com/xzsj/7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