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对红豆就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一些地方的青年男女把红豆作为爱情的信物,互相馈赠寄托情意。
红豆又叫相思子,有一个典故: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因思念边塞的爱人每日在树下哭泣。后来泪水流干成了鲜红的血滴。血滴入土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红豆。
说起“红豆”诗,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大概是王维的一首诗——《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是王维写给好朋友李龟年,用来表达对彼此深厚友谊的一种思念。用红豆入诗说相思也是从王维开始的。
但是同为红豆诗,我更喜欢温庭筠的这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骰子又名色子,多为骨制,相传这是三国曹植所创,最初用玉制,后来就演变为骨制。它是一个小立方体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而这骰子上的红点,就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以“骰子”里面嵌入相思的经典意象“红豆”,来比喻相思入骨,这种双关修辞手法,设想巧妙,别有情致,但寓意深刻。
“玲珑”也是形容骰子,却暗示了恋人的一颗“七窍玲珑心”,而后句的“知不知”三字的回环复问,给人带来听觉上的特殊冲击,极富感染力。
在“玲珑”句之前,诗人用女子的口气提醒夫君“长行莫围棋”,其中的深烛(深嘱)、博戏长行局(长行)、围棋(违期)等均是谐音双关的手法,委婉地抒写了痴情女子对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也许是“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太出名了,唐七公子的玄幻小说及改编的影视剧《华胥引》,里面的十三月篇章,留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情节之一也是莺歌借“玲珑骰子安红豆”来表达自己对容垣日渐深厚的感情。
这就是诗人温庭筠的顶级浪漫表达能力吧!虽然他长得丑,却凭借才华获得了才女弟子鱼玄机的青眼有加,更打动了后世无数喜好婉约词风的追随者。
相比之下,如果一幅好皮囊之下是草包的灵魂,给人的印象除了惊鸿一瞥之外就再没有新意了。而温庭筠拥有这种才华和表达能力,能输出这样浪漫的情绪价值并流传后世,才真是千金难换,万里挑一了。
这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比之简单直白的“我想你了”,不知道高明了多少个档次,视觉冲击力透出了字里行间,甚至冲破了纸笺,可以直达读者的眼底和心尖。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