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闺情

儿童白癜风该怎么办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0442.html

生查子·药名闺情

陈亚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宋朝才子陈亚这首词中一共嵌入了十一种药名:相思、薏苡、白芷、苦参、槟榔、狼毒、当归、樱桃、菊花、茴香。

相思即红豆,又名相思子。关于红豆,最有名的诗当属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颗颗红豆色泽鲜亮,红艳饱满,看起来很耀眼很漂亮,却不是治病的良药,而有剧毒,象征相思无药可医。

“相思意已深”中的“意已”谐音薏苡,又名薏仁、薏米、苡米、苡仁、米仁、薏珠子、草珠珠等,属于禾本科草本野生植物。薏苡在江南颇为常见,小溪边、河畔、山谷、荒野和山村小屋旁均有生长。这种中药呈珠状,颜色洁白,因此被称为薏珠子、草珠珠。

薏苡性凉味甘,有健脾、美白、祛斑、瘦身、祛湿、治疗水肿等功效。在古代,薏苡常用来抵制瘴气的侵扰,因此在行军途中广泛使用。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奉命平定叛乱时,就曾用薏苡入药,治好了因瘴气而生病的士兵。马援返回京城时装了满满一车薏苡,本来想回京种植,京城很多人不认识薏苡,以为马援带回了南方的奇珍异宝,所谓“明珠薏苡无人辨”。马援死后,有人上书诽谤他,光武帝因此大怒,收回了封马援为新息侯的官印,马援的家属不敢将他的灵柩运回家乡安葬,也无人敢来吊唁,一代名将的下场甚是凄惨。这个悲惨的故事衍生了成语“明珠薏苡”,寓意因为被诬陷而蒙冤受屈,后人也曾写诗为马援鸣不平,白居易就作诗说:“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波。”现在,薏米粥、薏苡冬瓜汤已成为食疗佳品,清淡美味,能解暑去湿。

“白纸书难足”中的白纸谐音白芷,又名白茝、香白芷、泽芬等,是一种香草兼中药,经常在古诗词中与兰花并称“兰芷”、“蕙芷”或者“蕙茝”。屈原的《楚辞》中多次出现了白芷,通常和兰花在一起,像“岂维纫夫蕙茝”(《离骚》),“沅有芷兮澧有兰”(《湘夫人》),“联蕙芷以为佩兮”(《七谏沉江》)体现了香草美人的风格。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指出白芷能“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古代的八珍粥就是用当归、白芍、白芷、川芎、党参、茯苓、白术等药物和大米、白糖熬制而成的,能益气养血。著名的粤菜川芎白芷炖鱼头就是一道营养美味的药膳,食疗效果绝佳,能促进新陈代谢,润泽肌肤,祛风活血。

“字字苦参商”中的苦参是一种落叶亚灌木,根为黄色,能入药,叶子呈羽状,夏季会开出像蝴蝶一样的淡黄色花朵,玲珑可爱。词中的参和商是两个星宿名,参星在西,商星在东,用参星和商星之间的距离来比喻闺中少妇和异地丈夫两地分离,写尽了少妇的相思苦。

“故要檀郎读”中的“檀郎”一作“宾郎”,谐音槟榔;“郎读”谐音“狼毒”。檀郎本来是指美男子潘安,后来代指意中人或者丈夫,是一种爱称。槟榔这种药能助消化,祛除体内的寄生虫。古人常咀嚼槟榔果,有专门盛放槟榔的荷包。小时候,长辈会给婴幼儿胳膊上用丝线穿戴槟榔棍儿,小孩时不时将槟榔棍儿放在嘴里,样子很可爱。狼毒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大,可以入药,会开黄白色或者淡红色的花。狼毒生命力顽强,电视剧《狼毒花》中的主人公常发绰号“狼毒花”,他几次历经生与死的考验,从草莽英雄成长为真正的革命战士,像狼毒花那样顽强不屈。

“分明记得约当归”一句将中药名当归嵌入其中,当归能调血,用小火慢慢熬,满屋子也会慢慢散发出温润的香气。《本草纲目》中说:当归“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古诗词中经常会出现“当归”,是思妇在呼唤丈夫“应当归来了!”关于当归的名字,还有一个传说:一个青年辞别母亲和妻子上山采药,三年未归,妻子思念成疾,奄奄一息,丈夫才回到家,将一种草药熬给妻子喝了,妻子病好了,这种药因此被称为“当归”。

“远至樱桃熟”包含了远志和樱桃两味中药,远至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性温味苦,能安神益智、消肿、祛痰、补肾,治疗失眠多梦、健忘、神情恍惚等症状。远志看起来只是一种普通的小草,却是一味良药。晚清爱国诗人龚自珍曾经写过一首《远志》:“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在雪阻山东。”诗人托物言志,抒发了一腔爱国情怀。

樱桃不仅是酸甜可口的水果,而且营养丰富,其果核可以入药,能增强免疫力,补血止痛,祛湿杀虫等。樱桃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白居易曾经称赞御赐的樱桃说:“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古代进士及第后会设樱桃宴,南宋词人蒋捷在《一剪梅·舟过吴江》中写了一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因此被称为“樱桃进士”。

在陈亚这首《生查子》中,少妇看到勇斗秋风的菊花,不禁又想起离家在外的丈夫。秋菊美丽清芬,高洁凌霜。自古以来,咏菊佳作不计其数,入药的菊花能清热解毒,治疗眩晕、头痛、目赤等病症。菊花茶清醇可口,能清肝明目,延年益寿。古人会采摘菊花做枕头,名为菊花枕,这种枕头散发着一缕缕菊香,能疏风散热,清凉降火。民国才女石评梅曾经用白菊做菊花面,和朋友一起吃,那风味可想而知。

“犹未回乡曲”中的“回乡”谐音茴香,不仅可以做香料,而且是上好的中药。茴香的花是纤弱可爱的小黄花,却没有香味,叶子和茎有浓郁的芳香。茴香有大茴香和小茴香之分,都能做食用香料,大茴香又名八角,小茴香又叫小香、谷香、香子、香丝菜等,可以理气止疼。在古诗词中,茴香有一语双关之意——回乡。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写过一首《药名诗》: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诗中的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茯苓、防己、竹沥、茴香都是中药名。

药名诗在中国独具特色,陈亚自幼父母双亡,由舅舅抚养长大,舅父是一名中医,陈亚因此熟知中药名,他的中药诗绝佳,迄今为止留下一百多首药名诗。这首《生查子·药名闺情》自然流畅,温馨含情。词中的少妇原本和丈夫约定好了归期,临别时,丈夫允诺“最晚等到樱桃熟了我就回家。”可是菊花开了,丈夫还没有回来,少妇不禁发问“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相思情深意浓。温柔美丽的少妇虽然深受相思之苦,却并没有怨怒,体现了她对丈夫的爱之深与真诚的挂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sizia.com/xzyz/7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