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王维都是家喻户晓的大诗人,而且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还是同龄人。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而王维被后人称为“诗佛”,然而这两位“仙佛”却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你知道吗?
说他们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首先得确认他们是认识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好友——孟浩然,这在三人的诗作中可以得到佐证。李白有千古名篇《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也有送别孟浩然的诗,就叫做《送别》,孟浩然也写过《留别王维》。孟浩然比他俩年长12岁,按道理肯定会介绍两位后生认识的。而且两人也曾经同时期在长安活动,是有认识的机会的。
王维少年得志19岁就考中进士,年就在长安生活,年期间有时会去洛阳,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长安生活,年中进士,一直到年因为受伶人案牵连,被贬济州。年送别孟浩然。年又回到长安闲居,之后基本上一年出差,一年回京。
李白一生四处游戏人生,年在扬州结识孟浩然。年又在江夏见到孟浩然。这两次相遇,孟浩然不可能不给他介绍王维这位好朋友。年初夏,李白来到长安,认识了宰相张说,其子张垍,还有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这个时候王维正好不在长安。年初夏,穷途潦倒的李白就离开长安,来到洛阳。年李白又来到安陆过隐居生活。年李白又来到长安,这时候王维正好在出差。不过接下来几年李白都在长安任职,因此在王维回京的年份里,两人应该很多交集才对。
但是李白之后认识了杜甫,也结识了不少诗人才子,就是与王维没有任何交集。因此就引起了后世诸多的猜测。有一种说法是他俩因为王真公主成为情敌。这种说法我觉得站不住脚,就算是情敌也不应该会老死不相往来,反而因为有共同的目标,交集会更多才对。至少关于他们针锋相对的传闻不会少,但事实上,他们既没有一块喝酒咏诗的经历,也没有互相针对,吃风争醋的具体行径,这才真正称得上是“老死不相往来”。
有学者说李白看不上王维,主要是从他们的诗篇风格,判断两人的性格。李白的性格是豪放行的,写的诗篇多为大开大合,豪情万千。而王维显然是一个性格更加细腻的人,文章喜欢写得意蕴深长,辞藻也非常讲究优美,可能在李白的眼里,这样的风格比较“娘”吧。你看李白的诗篇风格,都是大开大合,带有侠义豪情的。而王维的诗篇,则写到“红豆”这种相思物,寄托的是儿女私情。不是说侠义豪情就没有儿女私情,不过江湖儿女的感情,不会用这种“红豆”来寄托,况且李白几乎就没有写过什么儿女情长的诗篇。自古文人相轻,有这么大的性格分歧,自然就很难走到一块了。
也有学者说是王维看不上李白,因为有一段时间,李白为了当官有亲近权贵之嫌。年,李白多次晋见安陆的裴长史,遭人献谗后,还上书自白,但仍被拒绝。同年又到长安谒见宰相张说,为了攀上关系还和宰相的儿子张垍结交。而且主动找到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利用她的关系,和许多王公大臣交好,可惜还是没有结果。这些行为,在少年功成的王维看在眼里,自然会从心里产生“瞧不起”的印象。而且李白这个人到处接受朋友的资助。在一些人眼里,可能也有点“不要脸”的感觉。
从上面两个方面,就不难理解两人为什么老死不相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