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赏析18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唐诗三百首》赏析(18)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翫月忆山阴崔少府》赏析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若。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崔少府就是崔国辅,山阴人,开元十四年(公元)与綦毋潜、储光羲同登严迪榜进士。少府就是县尉,《唐诗纪事》卷十五、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皆未言及其中进士后被授予县尉,而是称他中进士后被授予许昌令。据官至集贤殿直学士、礼部郎中。《唐诗纪事》还称:“子美献三赋,国辅、于休烈每称述焉。子美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欲整还乡旆,长怀禁掖垣。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因受王鉷谋逆事牵连,被贬竟陵(今湖北沔阳县境,或称其贬晋陵司马,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市),在此结识了写作《茶经》的陆羽,交情甚笃。此外,崔国辅与孟浩然、李白、储光羲等著名诗人都有交往和酬赠诗作。《全唐诗》卷一一九收其诗一卷,《河岳英灵集》收其诗十三首,并称:“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唐诗纪事》“乐府数章”后为“虽绝句,然古人不能过也”。)意思是崔国辅的诗婉转美丽,清新动人,很适宜阅读品味。今传崔国辅诗多数为乐府旧题,也符合殷璠所称赞的,他擅长写乐府诗。

楼台夜月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后面我们还会读到他的多首诗,以边塞诗居多。他当时名气十分大,《唐才子传》称:“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盖尝为江宁令(丞)。”王昌龄是开元十五年进士,较崔晚一年。唐代新中进士者多授予县尉,那么这首诗应当创作于开元十四年崔授官后至开元十五年王昌龄中进士前。《全唐诗》卷一四〇诗题目作《同从弟销南斋翫月忆山阴崔少府》,则或许王昌龄这位从弟名销,从弟就是叔伯兄弟,即堂弟,其他则不详。

诗前六句写月夜之景,后四句怀人。

诗题目中的“翫月”就是赏月的意思,南斋应当是诗人读书的地方,斋是书房的意思。古代书房多安排在院落靠南的地方,所以一般家中读书的地方称南斋。如唐代诗人许浑《晨至南亭呈裴明府》诗:“南斋梦钓竿,晨起月犹残。”又贾岛《南斋》诗:“独自南斋卧,神闲景亦空。”清代学者严复《救亡决论》:“庙谟所垂,群下莫出其右,南斋侍从之班,以洋人而被侍郎卿衔者,不知凡几,凡此皆以备圣人顾问者也。”这里的南斋指的是皇帝的书斋,即故宫的南书房。此时的王昌龄应当还没有中进士步入仕途,在家中与堂弟一同读书。书斋坐南则其门北向开,为采光需要,则要有南向的窗子。帷就是窗帘,月初吐,月亮刚刚升上来。

清辉澹水木

下面四句便是作者看到的景色。晋·谢混《游西池》诗:“景仄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意思是落日西斜,光线渐暗,鸟儿归巢,在夕阳的照耀下,池水显得愈发清澈,池边的树木也更展现出光彩。“清辉澹水木”正是化用了这两句。清辉就是月光,“澹水木”意思是在月光的照耀下,水和树木都显得淡雅、清新和静谧。演漾,原意指水波荡漾,后引申为飘荡摇动的样子。阮籍《咏怀(其七十六)》:“泛泛乘轻舟,演漾靡所望。”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演漾在窗户”,意思是大自然的美景在窗户间飘摇,仿佛仙境一般。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古今”是对月亮的描写,前面写窗外之景,全为实写,这两句则由实入虚。荏苒义为时间推移、渐进,张华《励志诗》:“日与月与,荏苒代谢。”陶潜《杂诗》:“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盈虚即满与空,《易·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长。”后尤其常用来指月圆和月缺,《礼记·礼运》:“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郑《注》:“三五而盈,自朔以至望也;三五而阙,自望以至晦也。四时分明而为十二月,而月弦、望、晦、朔于其中。五行之气和,则四时之气顺,而月之弦、望、晦、朔无不如期而生。”澄澄,谓月光清明的样子。谢庄《月赋》:“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澄辉,就是澄澈清亮的月光。诗人对着清明的月光,不禁慨叹:月圆月缺,自古及今,已经变幻了多少次?澄澈的月光,仿佛亘古而然,就这样一直见证着宇宙人世的消长沉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唐代的诗人面对明月,好像特别容易引发起那种夐绝宇宙之思、今古之叹!难怪沈德潜在评价此诗时说:“高人对月时,每有盈虚古今之感。”这大概与《易经》和《礼记》所阐述的哲学观念有关联吧。

浣月图

宇宙之思、古今之感,其实就是人生之叹。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人身何其渺小!人生何其短暂!所以珍爱我们的生命吧,珍爱我们有限的时光吧!于是作者便惦念起自己的朋友——崔少府国辅了。下面的四句便对朋友的思念。“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其何如?微风吹兰杜。”这四句是对南朝宋谢庄的《月赋》中“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点化:美人即指崔国辅,面对皎洁的月光,你一定也在苦吟。因为崔是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所以他吟咏时一定是会操越音的。《史记·张仪列传》中,秦惠王问陈轸离开秦国后,是不是思念过他,陈轸问惠王说:“大王是否听说过庄舃的故事呢?”秦惠王说没有听说过,于是陈轸说:

越人庄舃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舃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珪,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林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

我们虽远隔千里,想你一定和我一样,珍爱着这美好的夜色,正用家乡的方言,吟咏着新诗佳句。

“隔千里兮共明月”,远隔千里,我们也共享同一轮明月,除此之外,乘着微微的夜风,你的美德与才华所散发的馨香,也是可以传达到我这里的呀!“兰杜”,就是杜若,前面我们在赏析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已有解说。以杜若比喻人的美德,这在屈原之后便形成了的传统。怀念之作,一般不外乎这样,或写相思之苦,或赞所思之人的美德与才华。这首诗属于后者。

月夜观潮

王昌龄以写七言最为后人称道,有“七绝圣手”之誉,他的五言古体也有不少上乘之作,像这首诗,着墨不浓,描写清淡,却能即景生情,意境深远。无论感慨,还是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与赞叹,都像是景物描写的自然延伸,水到渠成。所以王闿运评价它说:“着墨不多,自觉深远。”(见《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朝鲜《月夜图》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这首诗的押韵。诗十句押五上声韵:吐,他魯(湯古)切,透母;户,侯古切,匣母;古,公户切,見母;苦,康杜切,溪母;杜,徒古切,定母。(凡反切及声纽、韵目用字,皆用繁体,因为简化字中有今同音而古音不同者,如並、并二字,今音相同,依《广韵》音,並为並母字,并为幫母字。又如现在听为聽的简化字,《广韵》聽为青韵字,听为軫韵或隱韵字。像这样的字,若用简化字则易混淆。)五个韵脚字全为姥韵一等开口呼上声字。这里要注意的是户、杜,今读去声,唐时则为上声字。户为匣母字,杜为定母字,匣、定都是浊纽,中古音变,浊上变去,所以二字今天都读去声了。这首五言古体诗,通篇押一个韵部,中间没有换韵的。

王昌龄画像唐诗三百首全解(典藏版)(套装共2册)京东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86.3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sizia.com/xzsj/11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