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初见这首诗,字里行间都是思念,那么这首诗到底思念谁呢?
王维的《相思》,最早见于唐人《云溪友议》中「云中命」一则,没有题目。既是同年代,大约也是最接近原作的一版。《万首唐人绝句》里题作《相思子》,凌濛初版则作《江上赠李龟年》。
所以一种说法是这首诗是写给李龟年的,是对朋友的相思之情。据《云溪友议》载:安史乱时,唐宫乐师李龟年流落江南。一次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这首诗,满座遥望玄宗所在的蜀中,泫然泪下。此诗为天宝年间所作。应是在其三十岁之后写的。借咏物寄相思,是这首诗最大的特色,极简却又极美,全篇不离红豆,委婉含蓄,却又情深意切。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寄托情思,并暗示珍重友谊,“愿君多采撷”,看似是让友人不要忘了自己,其实未尝不是诗人自己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啊。一语双关,直中人心!
另一种说法是说写爱情的。《相思》一诗,从王维写后,在漫长后世的中国文化里,多半用来表达男女相思之情,可以说已经形成一种共识。也许真实历史上,它的确是友人赠别之作,也许它是用来抒发家愁国恨的作品,不管如何,我们不能武断地认定它是某种固定的形式。情感是可以相通的,我们从中取的共鸣即可。
无论如何,已过千年,我们也无从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