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是古诗中一个很常见的题材,古时候没有现在的手机通讯动不动来个视频,分隔两地遥遥,书信往来缓慢,空间与时间的偏差成就了内心情感的不断发酵、充盈,给离人足够的时间来酝酿成一篇饱含感情的诗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通讯的便利从某种程度上扼杀了相思诗的诞生。
相思诗具代表性的就是王维的《相思》: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印象最深刻还有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封相思信笺可谓纸短情长,足以穿越千年来打动现在的我们。
我与前妻八载婚姻,聚少离多。结婚前三年同居,我经常外出谋生,曾经在火车上、在旅馆里闲来无事就给她写相思的诗。后来结婚后,她带孩子在娘家,一年难得见上一面,我孤旅天涯,更是长久被相思折磨,我不惯于口头表达对她的思念,只是把思念写成一首首诗发到朋友圈,又因为屏蔽了她家人连带也屏蔽了她。八年来,写了无数相思诗,忽然很想系统整理一下。没有李商隐思妻诗隽永,打动不了千古世人,但对于我自己而言也总是一份难得的情感。
第一首是在南京写给杭州的女友,那时女友刚不远千里赶到杭州投奔于我,同居在一起,无比甜蜜。那次我和另外一个心仪已久的姑娘相约到南京参加展销会,女友留在杭州看铺子。心仪姑娘对我似乎比以前热情很多,只是现在我已另有对象,不得不刻意与之保持距离。虽然我自命风流,但绝对专情,只允许自己对一人用心。诗中表达了对女友的思念之情,更含蓄表达了不在南京放任风流的意思:
《金陵醉吟》
秦淮无处不生香,
花月秋风醉楚狂。
魂梦欲耽金粉久,
钱塘倩影累牵肠。
大意:
十里秦淮处处香艳无比,
美景秋风让异乡人沉醉。
很想长留在这繁华故都,
可是牵挂杭州的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