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踏莎行~个中对错谁堪断?》
淡雾流烟,清风满案。烛红翠袖芙蓉面。
瑶琴三弄意缠绵。蟾光偷倚琼酥腕。
一见钟情,千般眷恋。个中对错谁堪断?
撷来红豆数相思,雕梁巢落双飞燕。
(词林正韵,第七部,晏殊体,双调五十八字,上片、下片各五句、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
注:
淡雾:淡淡的雾气。唐·唐彦谦《东韦曲野思》:“淡雾轻云匝四垂,绿塘秋望独颦眉”
流烟:谓飘动的雾气。南朝·梁·江淹《当春四韵同□左丞》:“流烟漾璇景,轻风泛凌霞。”
烛红:指蜡烛亮光:唐·杜甫《酬孟云卿》诗“乐极伤头白,更深爱烛红。”仇兆鳌注“烛红,烛光也。”
翠袖:本文中指女子。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芙蓉面:喻美人容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东风摇曳垂杨綫,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瑶琴三弄:用瑶琴或琵琶弹奏一遍,称为一弄,三弄就是弹三遍。宋·葛长庚《贺新郎》“梦里听、瑶琴三弄。醉卧长安人不识,晚秋天、此意西风共。”
缠绵:牢牢缠住,不能解脱。元·丁鹤年《采莲曲》:“采莲复采莲,藕亦不可弃。中有不断丝,似妾缠绵意。”
蟾光:月光,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文化中常用蟾蜍来代表月亮。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飘颻餘雪,入簫管已成歌;皎洁轻冰,对蟾光而写镜。”
琼酥腕:白晳的手腕。多用于女子。元·佚名《十二月·正月》:“琼酥腕,系彩丝,酒浓时,压匾了黄金钏儿”
一见钟情: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眷恋:深切地留恋(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唐·孟浩然《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诗:“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
个中:此中,这当中的意思。宋·陆游《对酒》诗:“个中妙趣谁堪语,最是初醺未醉时。”
红豆:相思子树的种子,色鲜红,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象征相思,也叫“相思子”。前蜀·牛希济《生查子》词:“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回眸:本文中是指转动眼珠,流盼。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滴滴风流,做为娇更柔,见人无语但回眸。”
双飞燕:雌雄并飞的两只燕子。宋·谢逸《蝶恋花·春景》词:“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解析:
淡淡的雾气,似纱、似烟、如梦、如幻,朦朦胧胧流动在笔端;徐徐清风,丝丝缕缕、温柔轻浅,悠悠地飘来,落满了琴案。蜡烛的光,照亮了美人的容颜,心怡的曲子弹了一遍又一遍,情意缠绵。看那多情的月光偷偷地倚在女儿家白皙的玉腕上面。
一见钟情是偶然,怎奈却换来了千般眷恋。这其中到底是对还是错啊,又有谁人能判断?摘来红豆,一粒一粒细细地数着相思,回忆着过往的星星点点,眉目流盼,又见梁上归巢的双飞燕,令人心生羡慕,心生赞叹。
附: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晏殊原玉:
《踏莎行~细草愁烟》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1)
上联:一见钟情深彻骨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文友请对下联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
上联:又见雕梁飞紫燕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文友请对下联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玲珑非常喜欢,盛情邀请文友们各展风采!
本文系落字玲珑原创,百家号首发,若有转载,须注明作者落字玲珑及出处。文中部分文字与图片来自网络,若有版权问题,请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