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石生情留园山石艺术品赏

最快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828/4687762.html

中国古典园林置石之传统

园林是自然与人文,环境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家园。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其艺术理念和造园技艺方面亦师法自然,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其文化的核心亦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及其不断演进的历程。

中国园林以巧夺天工的手法,将山形水系、花草树木、廊岛路桥、亭台楼阁等景物巧妙组合,塑造出诗情画意、情境交融的立体画卷。在传统造园艺术实践中,山石是不可或缺的景观要素,其他园林元素通常围绕山水来进行布局,山石在园林中发挥着构景作用和实际功能,也承载中国悠久的传统赏石文化。

明代陈洪绶《米芾拜石图》

漫步中国古典园林之中,我们会发现各种纹理和质地的石头,有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有沉稳厚重的黄石,有尖峭如笋的笋石,还有古雅高洁的赏石陈设。园林中各类型山石,不仅可与其他元素组成优美景观,其自身也具有独特观赏价值,能够成为独立观赏内容。千姿百态的山石通过能工巧匠的妙手堆叠,在咫尺之地再造乾坤,营造出有若自然的城市山林,正所谓“会心处不必在远”,叠石掇山也由此成为我国传统造园的重要技艺。

与一般自然山石不同,园林中的山石除了兼备自然山石的形神外,还可以具有传情的作用,正如明代计成《园冶》中所说的“片山有致,寸石生情”,造园者常借叠石而抒发情趣。园林中的山水作为对自然界的艺术摹仿,又凝结着造园家充满感情的自然艺术再创作。园林和山石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就连古拙的石头也充满了灵气,“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园因石而增华,石因园而盛名。

北齐崔芬墓壁画中的庭院独立置石

中国传统园林中山石应用历史久远,秦汉时期园林中出现了堆叠假山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除构筑假山之外庭院中山石开始成为独立观赏对象,山东省临朐北齐崔芬墓壁画,描绘了墓主人生活的场景,其中可以看出庭院置石已经应用在造园中。

唐代孙位《高逸图》(局部)中的山石

隋唐时期,造园用石的美学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假山”一词开始用作园林筑山的称谓,赏石成为园居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白居易《太湖石记》是我国第一篇全面介绍太湖石收藏和鉴赏方法的文献。

宋代苏汉臣《秋庭婴戏图》中的山石

宋元时期,山石成为造园普遍使用的素材,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庭院中笋状的太湖石高高耸立,反映出此时期置石在园林中的应用情况。此外还出现了专业化的叠石工匠,园林叠石技艺大为提高,《宣和石谱》和《渔阳公石谱》等多种石谱刊行,成为山石欣赏的理论总结。明清时赏石活动更加普及,山石的园林应用更加普遍,赏石进一步与文学、书画和工艺美术相融合,出现了更多著名山石与赏石理论著作,如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明代计成《园冶》等造园著作中也有很多山石的内容。

园林中山石的应用源于古人对山的崇拜、对自然物的比德思想以及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欣赏。古人乐于寄情山水,愿意感受自然界中的山水清音,但因诸多客观条件限制,不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于是“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将崇山峻岭纳入画境,园林中则堆叠“百仞一拳、千里一瞬”的假山来寄托江湖之思、林泉之意,卧游于天地之境。不仅如此,人们还把对石头的收藏和鉴赏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并以此陶情养性、明心治德,这就出现了李白醉石、白居易赏石、米芾拜石等有关山石的美传,赏石艺术与园林艺术相谐相生。古人好石,欣赏石峰为品石,反复品味,仔细揣摩。普通的山石能成为园林中的名石,离不开名人的欣赏赞美和诗词吟咏和丹青描绘。

宋苏轼《木石图》(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品)

留园的历史沿革及造园艺术特色

留园,苏州大型古典园林之一,是江南园林中极具传奇色彩的一座。始建于明代,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兴废扩建,留存至今成为重要的历史名园和文化遗产。留园以建筑庭院划分与组合园林空间精湛见长,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在置石和建筑结合山石方面更是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留园平面图

明万历二十一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罢职返乡建园圃名东园(也有说建于嘉靖年间),其西偏有西园。东园“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明代袁宏道《园亭记略》),园中搜罗奇石,其中瑞云峰“妍巧甲于江南”,还延请当地巧匠周秉忠(时臣)筑假山石屏,玲珑峭削“如一幅山水横披画”。徐泰时去世后,“东园”渐废,散为民居,后为陈氏重建,屡易园主。

清乾隆五十九年(),园为刘恕所得,在“东园”旧址增地扩建,园内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改名为寒碧庄,俗称“刘园”,以泉石之幽、花木之美、亭榭之盛、山石之奇位列吴中名园。刘恕欣羡山林,性喜山石,在园中聚奇石十二峰。

清乾隆年间王学浩绘园景图

清乾隆年间翟大坤绘园景图

清咸丰年间苏州阊门外均遭兵燹,寒碧庄幸然独存。同治十二年(),园为盛康(旭人)购得,经缮修加筑后,园内“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俞樾《留园记》),比昔盛时更增雄丽,因前园主姓刘而俗称刘园,盛康乃仿袁枚随园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盛康殁后,园归其子盛宣怀,在他的经营下,留园声名愈振,俞樾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清中叶刘懋功《寒碧山庄图》(摹本)

20世纪30年代后,留园经历沧桑后渐见荒芜。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廷请专家顾问和能工巧匠修复留园,使得一代名园重现光彩。年又修复了留园祠堂和义庄古建筑群,使宅、园相连的风貌进一步趋向完整。

留园山石艺术品赏

苏州园林多位于城市之中,并没有天然的山地条件。由于园林面积及其他条件所局限,一般在小庭院中布置石峰,或依墙构石壁,或沿着小池边点缀少量湖石,形成自然式的水池驳岸,大型的园林则可以更好地设计空间。总之,苏州园林从整体布局到小空间的处理匠心独运,大则叠石造山,小则布置一二湖石,均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留园是苏州大型园林的代表,其布局可分为中部山池、东部庭院、北部田园和西部山林四部分。园中集中了江南园林中常见的各种石材,如太湖石、黄石、青石、灵璧石、大理石、笋石、斧劈石及铺地的卵石等。园中山石造景内容丰富,处处因石成景,主要是在明代徐氏东园原有基础上,经其后历代园主不断修治改造,形成了以山池为布局中心的自然山水空间和以建筑为主的庭院空间相融合的景观风貌。园区西部为黄石抱叠土山,营造出富有野趣的山林景观,山势高耸,石径盘旋;中部景区以叠石和山池为主,是全园的山水主景;东部建筑庭院则以峰石取胜,五峰仙馆前有大型太湖石假山一座,其余多采用与山石相联系的地貌造景,再东则是以冠云峰为主体观赏景物而营建;北部又一村则呈现田园风光。

寒碧庄十二峰石

明代徐氏东园时就以石闻名,著名的有瑞云峰一座,江盈科《后乐堂记》还记园中假山一座:“地高出前堂三尺许,里之巧人周丹泉,为垒怪石作普陀、天台诸峰峦状。石上植红梅数十株,或穿石出,或倚石立,岩树相得,势若拱遇。”

寒碧庄时期的园主人刘恕性嗜奇石,治园时搜寻十二峰石移入园内,钱咏《履园丛话》记“园中有十二峰,皆太湖之选”。他根据峰石的形状姿态及神韵,取名为玉女、一云、印月、青芝、鸡冠、奎宿、猕猴、仙掌、累黍、拂袖、箬帽、干霄,并撰文多篇,记寻石经过,抒仰石之情,并自号“一十二峰啸客”。画家王学浩为之绘《寒碧庄十二峰图》。

清王学浩绘《寒碧庄十二峰图》(现藏上海博物馆)

十二峰之一奎宿峰

冠云峰、瑞云峰、岫云峰

古人称山石为“云根”,意为云起之处,因此很多有名的园林石峰都和云有关系,如著名的冠云峰、瑞云峰、绉云峰和玉玲珑,分别藏于苏州留园、苏州十中、杭州曲院风荷和上海豫园。

园林中石峰的地点一般罗列于山上,厅前、园内、道侧与走廊旁均可单独设置,或者与其他湖石组合。

留园中的冠云峰为孤石巨峰,形体硕大、姿色婀娜而挺立不群,作为湖石单体独具有瘦漏透皱之秀美,成为今天留园的形象代表。冠云峰是留园中“仙苑停云”庭园的主景和构图中心,位居中央浣云沼旁,瑞云和岫云二峰退立两侧。周围的林泉耆硕之馆、冠云台、冠云楼等为欣赏巨峰而建,冠云峰视距约为20米,石峰高约6米,视距比约在1:3,是非常合适的观赏角度。

冠云峰

瑞云峰位于冠云峰左首,为停云庵北向对景。岫云峰在冠云峰右后侧,峰高5.5米,其上曾经附着枸杞古藤。明代徐氏东园时园中也有瑞云峰,据袁宏道《园亭记略》记载:“堂侧有土垅甚高,多古木,垅上太湖石一座,名瑞云峰,高三丈余,妍巧甲于江南”,但此瑞云峰非现存之瑞云峰,现存留园中瑞云峰为盛康得园后重取他石命名。

瑞云峰

岫云峰

西部土石假山

留园西部以假山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口,深秋红霞似锦。至乐亭、舒啸亭隐现于林木之中。舒啸亭位于山顶的位置,亭东南有壑谷蜿蜒而下。此处为园内最高处,原可远借苏州近郊天平、灵岩、上方和狮子等西南诸山,以及西园、虎丘诸景,原山巅有“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之房。土坡上置石,一为散置,二为成组的屏障,错列与坡上,三为不规则的横列。

土石假山上的黄石

云梯假山

明瑟楼位于留园中部水池之南,其东北面水,西侧紧靠涵碧山房主厅,是一座造型奇巧、单向卷棚歇山顶的二层小楼,充分体现了苏州园林建筑布局和造型灵巧多变的特色。明瑟楼由于尺寸较小,室内楼梯无处安置,在室外巧妙地设置了山石楼梯,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可以造景。山石梯以花台和特置山石隐匿梯口,山石上镌刻“一梯云”,造景艺术和实用功能完美结合,意境深远其且极具文化内涵。

山石云梯入口

一梯云

庭院中山石花台

涵碧山房前院是牡丹花台,用自然湖石掇成,山石花台在纵断面方面极尽变化之能事,或上身下缩,或直或坡。或若有山石崩落而深埋浅露于花台下的地面,或峰石突兀引人注目,以墙为纸,以石为绘。

涵碧山房前院牡丹花台

建筑旁的山石花台

庭院空间中大型壁山

五峰仙馆前院内叠湖石假山,是苏州各园厅中山石规模最大的一处,借助南高墙做大型壁山处理,五峰如逶迤连绵,具有天然神趣。可循花台上小路从东西两侧上下,花台上松柏虬枝,牡丹娇艳,花木应时开放,峰石兀立其间,可谓是步移景异,宛在自然山林中。

大型假山

五峰仙馆厅山

五峰仙馆厅山道

汲古得修绠入口处山石布置

庭院中山石小景

在较小的庭院空间内叠石掇山,常见的手法是在粉墙中嵌理壁岩,《园冶》中“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极富有诗情画意,能达到“以为镜游也”的效果。留园华步小筑庭院,正对着绿荫的院墙上点缀以山石、南天竹和紫藤,自绿荫看恰似一幅优美的图画,犹如浮雕的效果。

华步小筑小景

赏石庭院—石林小院

在规模有限的小院内,山石多以石峰的体形变化而取胜,若立数石峰,须主次分明,疏落有致。留园内石林小院位于五峰仙馆和冠云峰两个宏敞的庭园之间,是一个以山石为主题的小庭院,以赏峰石取胜。院中耸立着一块石峰,体形极为优美,可以作为揖峰轩及石林小屋的对景。庭院中石林成景,有太湖石峰、石笋,栽植翠竹、罗汉松、芭蕉,透过空窗框景,构成多幅画面皆有画意。

石林小院山石框景(引自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庭院中山石景观

文章作者:张宝鑫博士

张宝鑫,博士,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教授级高工,现就职于中国园林博物馆,园林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文源自

苏州留园

往期回顾

中华赏石文化的思维方式特点连载(五)

福猪送福,诸事顺利!

品石观象·珍珠石专场精彩回顾

灵璧石边界学术研讨会暨老石友藏品联展海上石语,海纳百川醉石传统,醉石灵璧

合肥奇石博览会,灵璧石扎堆亮相。(精品多图)

赏石,不以奖项论英雄8月8日,中国的父亲节

朝圣之旅:探秘天珠

找一座山形石放在案头,游目骋怀

清晖园英石展,看评委们怎么点评?

石无不美,隐机

浪漫之都·石尚大连

解读“云头雨脚”

通达者,不在烂事上纠缠

山水的最高静界是寂寞

山西太原精品展,先在这里过过瘾

我的情人,叫石头

禅意山水

天下石友给您拜年,鸡年都吉(三)

元旦金华来看玉

玩石,身体和灵魂都要在路上

观金沙奇石,赏水富之美

诗画宣州、墨韵宣石

魔幻筋脉石

灵璧石的传统与时尚

拜石都江堰

第五个全国赏石日:书香造境精品云集

“白马纹石”采掘记忆

石很多,根不少,抱到一起不容易

《石林广记》—十年起不出好名字

《石林广记》—绿色的困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sizia.com/xzyz/9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