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乡心五处同是千古名句,却很少有人

刘军连挂号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8/9118613.html

“一夜乡心五处同”是千古名句,却很少有人记得全诗,非常经典

月亮是古诗词中常常描绘的意象,歌咏月亮的诗词俯拾皆是,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借月亮渲染氛围,寄托相思;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借月亮来抒发空灵恬淡的情怀;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借月亮来抒发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其中借月亮来倾诉对故乡亲友的思念最为多见,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还有我们今天要说到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句诗是名句,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出处,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是白居易的一首诗,《唐诗三百首》也只选了他的这一首,或许很多人纳闷,这首诗怎么没有题目呢?其实不仅有题目,而且文字特别多,面面俱到: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这样的长题目读起来虽然有些费力,但能将这首诗产生的背景交代得很清楚。因为题目较长,人们又简称为“望月有感”,这样简洁而容易诵记。

这首诗作于唐德宗年间。当时河南多地发生叛乱,朝廷派兵平叛,战争规模大、时间长,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诗人一家兄弟姊妹离散,天各一方。于是他有感而作,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全诗从“时难年荒”起笔,概括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家园残破,骨肉离散。“世业”即祖业,家业已在战乱中破坏殆尽,诗人一家也和广大百姓一样,只得背井离乡,各奔东西,于是兄弟姊妹天各一方。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颔联进一步描绘战乱后的凄凉之景,入眼是荒芜的田园,是流离失所的人们,所到之处都是战争带来的灾难。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用“雁”和“蓬”比喻四处漂泊的亲人。

雁本是成行而飞的,此时却是各自分飞,远隔千里,只能形影相吊。

蓬草干枯后极轻,随风飘转,亲人们正如这断根的蓬草,离别了故乡,漂泊四方。

颈联以传神之笔,将离乱之苦写得无比凄凉,令人动容。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尾联转向“望月”。兄弟姊妹应是和诗人一样,正举头凝望明月,想着不知亲人们是否安好,又怎能不潸然泪下。

对家园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让人一夜难眠,想来流落五处的兄弟姊妹应是彼此相同的。至此收束全诗,笔有余情。

其实细细品味全诗,不难理解诗人的感情:

中唐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变动剧烈,本来聚居一处的家族,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分居多地,而从小一同长大、感情深厚的兄弟姐妹,也无法时常见面。

夜深人静、无法安眠之时,不免忧从中来,伤感乱世离别的悲凉处境,担心家人们的平安健康。

在这个时候,天上的明月就成了最好的联结纽带。虽然家中兄弟姐妹早已如蓬草般随风四散,分处各地,各自的信息也因为道路险阻而无法传达,但是无远弗届的月光,能够照射到世界的任何角落,此刻自己注视着天际的明月,分散五地的兄弟姐妹一定也和自己做着同样的事。

在这个时候,骨肉之间灵犀相通的情感与思念,便会随着月光联结起来。虽然身体无法相聚,但是心灵却以这种方式重新汇合在一起,差可安慰独自离乡的寂寞。

这首诗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了简单的情感,没有复杂的修辞,没有深奥的典故,却能感动古今无数品尝过离别之苦的人。

蘅塘退士评此诗“一气贯注,八句如一句”,其实照我看,八句只当得四句却是真,也就是说,应该截去一半而成为一首绝句:“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表达省净多了,而且意义上不见得有任何损失。你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sizia.com/xzyz/11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