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豆子,写相思,没有比这首诗更出名的了,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将豆子与思念联系起来,尤以红豆为甚,被称为“相思子”,多半跟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关,一个女子,因为丈夫于边关离去,她哭倒于树下,化作一颗红豆。

于是,红豆天然具有了相思的属性,但它的寓意,并非一定是男女之思,也包括朋友之间,志同道合者的思慕。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的另一标题是:《江上赠李龟年》,于是,主题一目了然,这是一首赠给朋友的送别诗。李龟年何许人也,唐代著名的歌唱家,很多人的诗歌,经他之口而为大众所知,广为传唱,这首诗也不例外。

可见,一首诗写得好固然重要,宣传平台也很关键,因为有了李龟年的唱咏,加之当时一个社会背景——安史之乱还未结束,贵妃已经香消玉殒,李隆基还远在四川,国家战乱不息,前途未卜,人民流离,散落飘零,如此状况下,与朋友之别,自是更有一番愁绪,据说当时李龟年面蜀而歌,听众无不落泪,人心思治,怀念着老皇帝,思念着老朋友,期盼着国家早上消灭贼寇,一享安宁。

有了这样几个背景条件,才有了《相思》的知名。而这些背景,对理解诗的主题,起到大作用。

那南国的红豆,春天的时候,又发芽了,生长了。朋友啊,你多采摘几个吧,它最能寄托你我的相思之情。

我们再看此诗的另一版本:

相思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

劝君休采撷,此物最相思。

其实我觉得第二版本,也颇有几分别样的味道。南国的红豆啊,秋天的时候,你那如昔之枝,又长成了,朋友,我不希望你去采摘它,因为这容易勾起你我的相思之情。

春也罢,秋也好,多采或者休采,纵然方式不同,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盼相思,因为相思甜,怕相思因为相思苦。

对于作诗,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其实品诗也是。一首诗,字面意思都是简单的,直白的,如果不了解背景,其中的情感,人物的状态,理解就很单薄,甚至会不达本意,理解不到点子上,尽可能掌握大的历史背景,人物的生平经历,他是在什么状态下,为何写诗,才是解读诗歌的好方式。

背景之于诗歌,不仅重要,甚至有时会有彻底的影响,就像一个地方,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如果跟某种文化遗址联系起来,便是另一种景象了。

再说说诗的作者王维,他是一个多面手,文章,画,音乐皆有成就,其诗多被后人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后来参悟佛道,其受佛学影响,思想亦在诗中有所体现,不过仅就《相思》来看,不觉得有佛学的痕迹,当然也不会篇篇都是,本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寄情于物,就像一幅画,淡淡的,看着它,一切尽在画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sizia.com/xzyz/10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