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该注意什么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21/5862251.html
有人说,思念是爱情最好的状态,因为思念之时,人们的眼睛会主动带上一层滤镜,把那些杂质斑点全都过滤掉,世界只剩下一片清明美好。
不同的人表达思念有不同方法,李白思念时会低吟“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杜甫思念时会沉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柳永思念时会吟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图片来自网络那么,温文尔雅的江南女子又是如何表达思念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赏析南边乐府民歌《西洲曲》,《西洲曲》是南边乐府民歌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与《木兰辞》一起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璧。让我们把镜头转向那温婉如水的江南女子: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图片来自网络这首诗最巧妙的地方就是以男子的视角写女子的思念,诗歌巧用双关,委婉含蓄,将江南女子温文尔雅刻画得惟妙惟肖。
诗歌以“忆梅”为起始,为何“忆梅”?有可能她心爱的男子姓梅,也有可能她曾与心爱的男子在梅下相会或分别。反正春寒料峭的时候,一见开荼靡的梅花,就勾起了女子无穷无尽的思念。于是她折下一支梅下托人寄去了爱人所在的江北。
图片来自网络时节变换,转眼到了初夏,女子已经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衣,头发就如小乌鸦一般黑亮。她每天都将自己打扮得美美的,等待心上人归来。这期间,她可能时常都会摇着小船到那西洲桥头渡口去瞭望归人。
仲夏到了,傍晚时分,树上的伯劳鸟飞走了,只剩下晚风吹拂着那乌桕树。伯劳鸟儿常在仲夏时分出没,喜爱独自居住,此处用伯劳鸟点名女子的孤单处境。
图片来自网络乌桕树就在女子的家门口,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女子以为是心上人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去门口张望。但她是一个温婉的江南女子,怎么可能蹦蹦跳跳地跑到门口去看望,未免邻居发现闲话,她只是偷偷地将们打开了一天缝隙,从缝隙中张望,这时她翠绿色的钗钿就微微地露了出来。这一句将江南女子委婉含蓄的心理刻画得十分真切。
然而张望中,她并没有发现心上人的身影,不免怀疑是不是大门挡住了视线,于是又将门开得大了一些,心上人还是没回来。这时候可能邻居发现她了,于是她佯装自己是出门去采红莲。“莲”与“怜”谐音,“怜”又有爱的意思,一语双关。
图片来自网络转眼之间,初秋到了,南塘的莲子都已经熟了,女子在南塘采莲,莲花梗已经高过了人头。低头拨弄莲子,莲子就如湖水一般清。此四句又有好几处谐音双关:“莲子”与“怜子”谐音;“青如水”与“清如水”谐音,比喻爱情的纯洁无暇;而“青”又与“情”发音相似。可见女子在采莲、弄莲子过程中心里的所思所想,不过那一人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女子采来的莲子深藏在袖中,莲心红的通透底里。此处又有双关,“莲心”与“怜心”谐音;“红”即“赤”,表示对爱情的赤城、忠贞。此时此刻,女子多想心爱的男子在身边,可他依然没有回来,于是她只能抬起头来,看天空飞过的鸿雁。但她并非是真正纯粹地欣赏鸿雁,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她其实是在盼望心上人的来信。人不归来,至少有一封信也好。
图片来自网络深秋时节已经到来,西洲的上空飞满了鸿雁,女子思念心上人,就走上那高高的青楼眺望郎君(这儿的青楼是指女子的闺楼),青楼虽高,她却看不见心上人的身影,可那思念无法排遣,于是她只能终日倚靠在青楼的栏杆上,期盼下一秒心上人就会出现在视野里。青楼上的栏杆曲曲折折,女子垂下的手光洁如玉。用那如玉的手儿卷起帘子,天空是那么高,如海水一般荡漾着空空泛泛的绿色。这儿的“空”还指女子心头之空。
图片来自网络女子如此思念心上人,那心上人又是怎样的呢?其实之上的部分全是男子对女子思念自己的想象,与其说女子思念深切,不如说男子相思刻骨。海水如梦一般飘飘渺渺,女子因思念而忧愁之时,其实男子比她更为忧愁,他多希望南风知晓自己的心意,将自己的美梦吹到西洲与女子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