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太美让人心醉的中医古诗词上

白癜风可以完全治好吗 http://m.39.net/pf/a_6644727.html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古代史籍浩瀚,诗文精品数不胜数,其中一些“中药诗词”和“中药文”风格独特,构思精妙。这些古人篇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同时,既可以让人感受中医药文化韵味和文学性,也可以领略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历史面貌。中药入词寄乡愁,念家人

静夜思[宋]·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南宋诗人辛弃疾以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轻粉、粉黛、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4味中药名搭配在一起写了这首词。

这首词,把一个深闺中的妇女,在战乱年代的夜阑更深之时,独守空房,思念远离家乡,征战在沙场的丈夫那种悲切凄凉的心情,抒发得淋漓致尽,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北宋进士洪皓在高宗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集药名次韵》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

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十分巧妙地将五位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执着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情,感人肺腑。中药名入家书,情真意切

母亲高堂:

  来信郎读(狼毒),今书白纸(芷)。

  知母酸辛,独活空房;夜卧荆芥,日饮豆根。闻之血竭,似剑穿胸(川芎)!

  儿穿山甲,披满天星;苦战生地,绵马贯众。思母续断,难为苦参!

  云母自重,轻粉厚衣;冬当防风,夏避蜈蚣;春食山药,秋尝桂肉。

  常山崎岖,行防滑石,万事细心(辛),不急性子。

  夏尽蝉蜕,示儿当归。天高地黄,儿当回乡(茴香)!

  叩母千年健安!

  不孝儿敬上

  (每句含一药名,共含9味中药名)

中药入诗,朗朗上口“药名诗”起于何时,众说纷纭。清赵翼说:“药名入诗,三百篇中多有之”。几千年来,一些文人学士与中草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借用药名中的字义或谐音,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意,让枯燥的草药名给人以闲情逸致与美的享受。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咏药诗《采地黄者》。白居易的诗涉及咏药者多达百首,《采地黄者》是其中之一。作者通过采地黄这一具体过程,把采挖者那种艰辛和痛苦的生活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宋徽宗时户部员外郎孔平仲,字义甫,进士出身,史载其“长史学,工文词,著续世说,绎解稗诗”。在《宋诗记事》中载其写的两首《药名体》诗:

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

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

客土依云实,流泉架木通。

行当归云矣,已逼白头翁。

其二云:

此地龙舒国,池黄兽血余。

木香多野桔,石乳最宜鱼。

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麦疏。

题诗非杜若,笺腻粉难书。

诗中共嵌入常山、甘草、卷柏、防风、云实、木通、当归、白头翁、地龙、血余、木香、乳石(石乳)、瓦松、天麻、杜若等16种药名。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些药名,从微观到宏观,勾画了一幅山村野夫居住茅屋、眼望飞云、耳听泉声、安乐自得的闲逸神情。在这“龙舒国”里,松杉参天、野橘遍地、石乳溶洞、麻麦阡陌,好象世外桃源一样,别赋新意,颇有感染力。药名诗写得最多的,大概当数北宋的陈亚,宋代扬州的陈亚,是著名的文士,又是一位作嵌药名诗的能手,他的嵌药名诗很多,“风雨前湖近,轩窗半夏凉”(嵌入前胡、半夏二种药)就是较好的诗中名句。他的咏牛诗“地名京界足亲知,托借寻常无歇时。但看车前牛颈上,十家皮没五家皮。”中就嵌入了荆芥(谐音)、无蝎(谐音)、车前、五加皮(谐音)四味药。全诗又紧扣咏牛主题,可谓匠心独运。

1、四季

  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问泽兰。

  

  夏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日雨露一回香;

 牧童去取国公酒,醉到天南星大光。 

  冬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时,门外户悬白头翁。

、怀旧事

 喝马蓝关路,王孙欲断肠。

 风扬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志远情难弃,心高意已伤。

 春长山月寂,莫若早回乡。

诗中嵌马兰、王孙、羊桃、郁李、志远、薏芑、常山、茴香八味中药

 

3、古出塞

 天雄志远忆当年,赤箭长刀镇远巅。

 剑戟如柴胡虏惧,兵声似水银光延。

 休云母念多幽咽,莫感当归写泪笺。

 此夜防风多野火,王孙意气守关边。

诗中嵌天雄、志远、赤箭、柴胡、水银、云母、当归、防风、王孙九味中药

4、燕归梁·药名遥侣

 白纸无情对影单,半夏鹊声欢。

 思君当归理金簪。忍独活,梦西番。

 王孙宝刃,天雄汗血,防风夜披毡。

赤箭射缺玉门关。铁衣冷,思东川。

词中嵌白芷、半夏、当归、独活、王孙、天雄、防风、赤箭、铁衣九味中药

楹联巧用药,巧思妙解自古以来一些文人墨客和医家给人们留下许多“药名对联”的故事,读来别有一番情趣,令人拍手叫绝。现特辑部分,以飨读者。有一中药店贴联:“慈姑穿山采红花,走遍生地熟地,苏子过江寻紫草,翻越常山淮山。”此联中巧用10味中药名,极言采药之辛苦,自然浑成,风雅别臻。清末湖北名医何九香,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幅药店门联:“独有痴儿渐远志,更无慈母望当归。”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母亲的哀思和怀念,可谓真情意切,令人感动。有些药店以药联祈盼发达,写得更是妙趣横生,如:“海龙海马通四海,红花红藤映山红。”“琥珀青黛将军府,玉竹重楼国老家。”“降香木香香附满店,黄药白药山药齐全。”有些通过药联展现传统者,也是寓意深刻,如:“厚朴继承神农药,从容(苁蓉)配制仲景方。”有用药联弘扬医德医风者,也是很耐人寻味的,如:“携老,青葙子背(贝)母过连桥(翘);扶幼,白头翁扶(附)子到常山。”也有以联语解说药性医理者,如:“甘草合诸药,绿豆解百毒。”“解表散寒麻桂当先,软坚散结藻布在前。”(选自李庆熙大夫,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员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sizia.com/xzsj/5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