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根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30815/4238248.html《红豆》│01期
自媒体视域下的广西诗歌
——《广西诗歌地理》新书发布会观点摘要
曾昶整理
年10月28日,由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民族文学》杂志社和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广西诗歌地理》新书发布会暨自媒体视域下的广西诗歌讨论会”在南宁举行。《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石一宁,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颜同林教授,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唐春烨,《广西日报》副刊部主任、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黄祖松,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南宁文学院院长、《红豆》杂志主编丘晓兰,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田湘,《广西诗歌地理》主编钟世华,广西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邓军彪副教授,广西师范学院王光荣、卢有泉教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主编罗瑞宁教授,河池学院副教授陈代云,广西社会主义学院讲师陈振波,光明日报社广西记者站站长周仕兴,以及广西诗人代表吉小吉、侯珏、湖南锈才、桐雨、韦适华、卢悦宁等参加。研讨会由丘晓兰主持。
丘晓兰(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南宁文学院院长、《红豆》杂志主编):继《穿越诗的喀斯特——广西诗人访谈录》之后,广西青年评论家、诗人钟世华孜孜不倦、潜心于广西本土诗歌的观察和梳理,用极快的速度又出版了《广西诗歌地理》一书,非常不容易,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欢迎今天前来参加《广西诗歌地理》新书发布会暨自媒体视域下的广西诗歌讨论会的各位评论家、诗人、媒体朋友。
石一宁(《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编审):广西是全国五大民族地区之一,钟世华又是《民族文学》的作者,今年第6期他与张凯成合作发表的论文《广西少数民族诗歌的“对话”性及其焦虑》发表后,最近又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可喜可贺。因此我来参加这个研讨会。该书以地域的划分呈现诗歌创作,在自然地理的框架中呈现诗歌地理,将广西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与多彩多姿的人文风貌紧密交织,使读者在阅读中领略一方水土的甘美肥沃,领略到多民族文化的光辉魅力。“地理”一词,既是一种提示,亦是一种内涵,给人以视野的舒展,更给人以联想的富瞻。这是一部饶有新意的广西诗歌选本。
颜同林(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诗的选本现象,既是新诗经典化中重要一环,也是地域文化等诸方面自信、自觉中的重要因素。作为西南省份的广西,其诗歌圈子在新诗选本策划、编辑、出版方面并不发达,带有滞后、弱化的特征。《广西诗歌地理》立足于诗歌、地理、文化的学科交叉,从诗歌的视角来探照广西山川风物、人文地理与民族文化的特质,选题新颖而独特,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是广西诗歌地理的标志性选本。
笔者曾梳理过贵州百年新诗的历史,其选本从年代开始到当下,一共有多部新诗选本问世。在贵州诗坛,虽然广泛流行、在全国有影响的诗歌选本还很鲜见,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贵州新诗创作的实绩和高度。作为一个文化积淀历来薄弱的地域,贵州在全国有影响的诗人不多,这注定了贵州诗歌选本具有先天不足的劣势。把贵州诗歌与广西对比,大体也可看出一些本质的问题。在政府文化部门缺席的地方,诗人钟世华出于对家乡与诗歌的特殊感情,开始了生命个体的冒险之举。他所采取的基本思路、板块设计,以及选本中的诗论与诗作的杂糅性,诗人队伍的兼容并包等诸多方面,是一种公心、大爱的表现。这样的诗选肯定会影响今后广西诗人的队伍聚合、创作实绩、诗歌氛围。进而言之,在地域诗歌史上,选本是当下广西诗人的一次集体亮相。我们在对一些诗歌大省进行剖析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些客观因素存在,譬如,《星星》诗刊之于四川诗坛、《诗选刊》之于河北诗坛,便是诗歌刊物带动了当地诗歌的创作繁荣。一个文化并不发达的省份,除了官方重视之外,没有热情而殉道式的诗评家,或是诗歌的刊物,或是有组织能力的诗歌能人,其诗歌的发展、生态等完全不一样。同样,诗歌选本也有类似功能。
本选本中,梧州的白云山、四恩寺,贺州的姑婆山,玉林的北流河、鬼门关,贵港的白石山,南宁的五象、大明山,北海的银滩等等;还有贺州的周敦颐、柳州的柳宗元、钦州的刘永福、桂林的白崇禧等等,也是不可复制的。《广西诗歌地理》中,花山壁画是十分集中的书写对象,在桂西的崇左市这一板块中,便收入杨克、黄神彪等11人的诗作,杨克的《走向花山》(组诗),黄神彪的《壁画家园》,覃才的《蛙神传说》,黄华江的《花山梦》,韦适华的《花山壁画》,是本书中最为出彩的一个主题,反映诗人们对先民文化遗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