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粟写在十二月,未

杜聪-远风03:59来自西风无尘

十二月的第一天,日历已经瘦的支撑不住薄薄的身躯,那被撕去的一沓齐刷刷惨白,如同电视里空白的雪花一样,无声地聒噪着,映衬着空洞的无奈。

此时正值农历十月——孟冬已至,朔风凛冽。时间不再饱满,生之所向如同冬季寒冷里枯萎而脆弱的植物,日渐苍老,随风飘摇。

那三百多个日子如流水一样逝去,为没有成为逆“水”行舟的旅人而感慨和哀叹,自责和遗憾好像在每个年尾上演,无一例外。

无意间翻阅着关于此时的文字,却获得了意外的解脱,更准确地说是得到一些启发和灵感,寻找到一些作为依靠的,认真走下去的力量——久违的感动润湿眼角,融化内心。

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这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这十九首诗神秘而惊艳,“清音独远,一字千金”,在汉末黑暗和战乱中记载着人们不灭的希冀,温暖人心又古朴清冽,作者无名而意蕴长存。

孟冬寒意,北风烈烈,夜长无尽,星河璀璨,太过繁华便容易忧伤。

从月圆到月缺,守着一久远发黄、来自远方的书信。把其中的相思和离别读了又读,而这样长久的爱意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三年已过,送书的人早已不知去向,读的人却小心翼翼地将字种在心里——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让我想起那句歌词“最肯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守着爱怕人笑,还怕人看清。”而《孟冬寒气至》的主人公却不能让人起半点嘲讽,他们有那样干净真诚小心翼翼的一颗心,大概是现代社会极其稀缺的。

大概十九首里的古人都有些痴心的愚忠,又有些太过信任,而这正是今人所没有的——那般美好的守望和相信,赤子般的情谊和敦厚。

或许行走在世间,少一些心猿意马,安住当下谨守初心,远比随波逐流要幸福得多,而且也更能不畏惧风浪和改变。

初冬的阳光

离开故居一两个月,一旦归来,坐到南窗下的书桌旁时第一感到异样的,是小半书桌的太阳光。原来夏已去,秋正尽,初冬方到。窗外的太阳已随分南倾了。

----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

初冬的阳光最为温暖,而夏季的时候极力躲避着那种炽烈。

丰子恺讶异于人——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前日之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

生命正如四季,年轻时觉得时间漫长无聊,到老却觉得虚度光阴数十载;少时乐于独处、与众不同,到老却喜欢上热闹和世俗。

这种判别是无可避免的,但多数是因为环境而不断变化,不是主动去挖掘自己真正的想要,有点本末倒置的意味。

实则“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若人可以守住内心,不被打扰,清晰内心的想法就少了外界的嘈杂。

如如不动,然后再去感受一切,感受万物的奇妙,则不会随意受到影响,内心平和温煦,无论春夏秋冬。

龙山雪

有个明朝人,国破家亡,曾经的一切不复存在,却仍存痴意真情。

饱沾幻灭的痛,却写出如梦的美,这便是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张岱笔下的雪有万般风情,千种姿态。

《湖心亭看雪》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龙山雪》里的万山载雪,明月薄之,可以想象那是多么安静而又宏大的场景,月光升起,万山披雪。

这是江南农历十二月的雪,这样的雪,即使在梦里也是如此。

这是张岱一如既往的爱,曾经拥有而不失去——对人事,对万物。

世间有着诸多遗憾和不舍,而当你学会放下和释然,将曾经的温暖留在内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忠于自我无畏前路时,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阅读的慰藉不仅是这寒冬里阳春般的温暖,更多地是关于坦然活着,怎样被生活感染而不被同化,在高速运转的世界里找回自己,找到可以守护的内心而努力。

写在十二月的开始,但从来不是结束!愿大家十二月一切安好!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sizia.com/xzsf/11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