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王初桐,字子杨,号红豆痴侬,清朝嘉定人士。幼时家贫,有邻富家陈氏,家有一女名湘萍,小名六娘,两人自幼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王初桐深知自己家境贫寒,为了迎娶六娘只有读书考取功名,于是日夜苦读。一日,他刚从书上读到王维的《相思》,看着窗外的红豆忽然一阵惊喜,忙不迭送到六娘手上,但六娘却并不稀罕,王初桐只能悻悻的回到桌前。
一晃几年过去,六娘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但王初桐仍是个穷苦学子,陈家便不许六娘再与他来往。没过多久,在陈家人的一力主张下,六娘被许配给一位富家子弟。王初桐求见而不得,加倍发奋攻读,但天不遂人愿,几次乡试都没能考中,最终,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六娘与他人成亲。而六娘在出嫁前手绣红豆细绢一枚,在迎亲的花轿上持绢痛哭,二人自此也再无音信。
数年后,四十八岁的王初桐中了恩科往山东为官,他在位期间亲民著录,广受群众爱戴。但由于思念六娘,他与妻子的感情也十分恬淡。嘉庆四年,他终于决定致仕,又回到了故乡。还乡后的一天,他在街上偶然觅得一枚红豆簪,多年前送六娘红豆的一幕又涌上心头,潇湘细雨中痴侬潸然泪下……
年,由音乐改编而成的国风动画《中国唱诗班》上映,第一集《相思(上)》讲述了清代名士王初桐与青梅竹马六娘间的故事,映后引得无数网友感动不已,纷纷表示自己也曾是“红豆痴侬”,但一年年过去,网友却迟迟没有等来下一集,也许永远等不来了——疫情期间,该剧导演在微博回应网友称:本剧还有一集,但不是《相思》。遗憾之余,小编找到了二人故事的出处:《王竹所寄怀六娘词》,在此以史为据,为大家续写一篇《相思(下)》:
初桐返乡后的某一天,泛舟于江湖之上,忽闻远处传来阵阵琴声,似曾相识。靠近一看,居然是多年未见的六娘!原来她当初嫁的那个富家子狂荡无检,数年间便将家产奁资挥霍一空,六娘无奈只得到风月场卖艺,但人心叵测,她又遭人暗算玷污,被迫为娼。多年后六娘年老色衰,靠着攒下的钱财给自己赎了身,重获自由的她即无颜再回陈家,也不愿去找夫家,便在水乡卖珠补屋,种竹浇花,独居于幽窗之下。偶遇之下二人相顾无言,青梅竹马的两人一别多年,不想却于此般光景再见,当真是悲喜交加。
六娘低着头走入内室,自箱箧寻得一小包交予桐手,初桐慢慢打开,随即如触电般怔在原地——原来这小包就是六娘出嫁前所绣的细绢,当中包裹的就是当年他送的那颗红豆。
王初桐看着掌心中干瘪的红豆,悲、喜、怒、愧百感交集,满胸情愫将欲喷发出来。但此时的他家有妻儿,又为名所累,注定不能再与六娘结连理。为侬苦读为官,不想此生已过,侬我情意都化作了一场空。万般无奈下,两人认作兄妹,只盼偶尔一同吟诗作对以解相思之情。
后一日,六娘作一小影贻初桐,上题曰: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初桐忆及往事,思之良久,提笔赋题以四字:
“绝代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