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难得写相思,词人一写就令人断肠,意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自古以来,关于相思的诗词有很多,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而作为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一般留给大家的印象都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或者“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那辛弃疾将如何写相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鹧鸪天·代人赋》宋代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这首《鹧鸪天》,题目中的“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而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而作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无限思念和悲伤。虽然不是辛弃疾写自己的相思,但作为豪放派诗人,辛弃疾写相思的方式也让人期待。

上片写主人公所见之景。“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当“晚日”之时,“寒鸦”应该在寻找栖息之处,大约在绕树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又走向何处,又向谁家投宿呢?正因为这样,那本来没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鸦”,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变成“一片愁”了。说“柳塘”温柔,其实表现了主人公的感情。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游着对对鸳鸯。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两句心绪宛转。“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有了“离恨”,“白头”也是必然了。

下片写主人公的感受和行动。“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肠寸断,泪难止,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小红楼。“重”字极妙,说明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实在是相思,所以望不见人影也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美人知道,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已经看不到心上人,然而对情人的思念使她不自已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倚着阑干远望。

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这首词表面上虽然是“代人赋”,实际上词人也是在写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寄托了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鹧鸪天·代人赋》在风格上也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难得的婉约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sizia.com/xzsf/10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